科技赋能种质创新|食品学子探寻乡村振兴新范式 |
发布时间:2025.07.11 浏览次数:2次 |
(梁雨亭 凌晗 陈羽桐讯)2025年7月,南昌大学食品学院“青春食代,赣出精彩”社会实践队深入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齐云山南酸枣种植示范基地,开展产业振兴实践调研,挖掘传统作物借科技之力实现生态经济共赢的“崇义样本”。 (实践队员近距离观察南酸枣幼苗 简安舟供图) 崇义县作为“中国南酸枣之乡”,以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为抓手打造南酸枣产业“基因银行”,已系统收集400余份种质资源、覆盖13个省市,其中果用南酸枣新品种27个,成功培育4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良种,并获十余项植物新品种权,实现传统农业资源向战略资产转变。实践队走进南酸枣太空搭载试验苗种植区,见证曾搭乘神舟十六号飞船完成空间诱变实验的种子,正通过太空育种技术为提升果实品质、推动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,展现航天与农业的深度融合。 (实践队与种子基地负责人会谈 简安舟供图) 在农业部门与高校协同推进下,当地南酸枣种植技术实现迭代升级,亩产从800公斤跃升至1200公斤。通过与江西齐云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构建稳固产销链,创新“生态公益林非木质化利用”模式,将91.6万亩公益林转化为“绿色银行”实现“不砍树能致富”的发展路径,以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模式带动6000余户年均增收近万元,形成生态、产业、民生共赢的良性循环。同时,南昌大学梅园之家科研团队技术支持改变了南酸枣加工“果肉基本靠搓、果糕基本靠晒、果皮基本靠埋”的落后面貌,让传统作物在深加工领域焕发出新的生机,有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。 (实践队在种质资源库处合影 简安舟供图) 此次调研使食品学子深刻认识到,崇义县通过种质资源库筑基、航天育种创新、三产融合增效、校地协同升级,实现“一粒酸枣振兴一方经济”。其“生态优先、科技引领、三产融合”的发展模式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青年学子“产学研用”实践提供示范样本。实践队后续将以调研成果为支点,持续为南酸枣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年智慧,在绘就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中镌刻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印记。 |
上一篇:赣鄱沃土育新苗,食品学子筑梦行
下一篇:青春力量探秘“黄金果”|食品学子解码南酸枣产业振兴路 |